鐵線蓮在國內花友圈的種植熱潮剛剛開始幾年,迅速成為花園、露臺的新寵,大家昵稱它為“小鐵”。也有很多花友覺得鐵線蓮售價偏高,養護麻煩,進而望“鐵”卻步。其實,鐵線蓮并非高不可攀,只要養護得當,絕對可以事半功倍,來聽聽下面幾位養“鐵”達人分享的獨家秘籍吧。
鐵線蓮達人的盆栽和養護法則
達人:新浪微博@米米小譯天 (浙江)
種植“小鐵”三年,“小鐵”的魅力越來越吸引著我,它 們在我家“如魚得水”,帶給我的欣喜無以言表。家中小 院日照不足,所以大部分品種都是在露臺盆栽。
盆栽步驟
鐵線蓮分類的方式有很多種,大部分品種都適合盆栽,根據苗齡和 品種特性來選擇花盆和花架。
1.一般而言,花盆以高瘦為宜,盆徑比打開的根系或帶土苗的土坨 直徑大5~8cm為佳,深度則要大于根系松散自然時的長度(沒必要 拉直了量)10cm以上,切忌小苗大盆。
2.花盆如果是放在露天庭院或露臺的話,選擇的余地比較大,樹脂 盆、紅陶盆均可。如果是陽臺小環境種植,水分散發比較慢,所以 以陶盆或瓦盆為宜。
3.在介質的選擇上,必備的有中等粗細的泥炭、約0.5cm大小的竹 炭或木炭(也可用谷殼炭代替),其他介質有珍珠巖、鹿沼土、赤玉 土、植金石等質輕的顆粒介質,以小顆粒為最佳。
澆水與施肥
我比較信奉“陽光、空氣和水”的大自然能量,澆水與施肥掌握以 下16個字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。
1.環境通風:鐵線蓮是肉質根,室內或封閉的陽臺基本不適合“小 鐵”的生長,冬季氣溫低于10℃,可放在室內過冬,但高于20℃的 時候,盡量不要把“小鐵”搬進室內。
2.介質透氣:盆栽鐵線蓮的介質必須透氣,有條件就給好的介質, 沒條件也可以只用珍珠巖和泥炭,用園土盆栽的長勢會比較差。
3.干濕交替:根系需要呼吸,所以要讓盆土有干燥的時間,一般干 到土面以下2~3cm就可以澆水了,澆則澆透,盆底要有水流出。
4.薄肥勤施:下重肥時必須考慮滿足三個條件—— 健康耐肥品種的 大苗、大環境高溫高濕時間短、地栽比盆栽更耐肥。不耐肥的品種 有:F系、長瓣、常綠、蒙大拿。新苗(裸根不管幾年都算新苗)、小 苗在長勢良好之前,建議只給促根緩苗肥料。新手首選復合肥、液 肥,大苗追加有機肥最好選在冬季。
枯萎病的預防
枯萎病是鐵線蓮最常見的一種病害,多發在雨后的晴天,癥狀為葉片 無力、萎靡下垂。發生枯萎病的植株基本都能再發芽,但對于弱小的植 株比較致命。對枯萎病能做的主要是預防,江浙地區枝條在木質化之 前不可深埋,另外,減少有機肥的使用,也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。
修剪
修剪分為三類,一般在冬末開春和花后進行。
冬末開春修剪:一類只要把枯葉去除就可以了;二類從無飽滿芽的 節開始剪;三類是品種(重剪),全緣組貼地重剪,晚花大花組建議 保留3~7節枝條修剪。
花后修剪:一般花后修剪40~60天會開第二波。一類修剪方式的品 種,只要剪殘花和多余的枝條。其他品種建議花后先只修剪殘花, 約7月底剪掉開過花的節,這樣大概10月左右能集中開秋花。